「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這句話在公務機關可流行著呢,當然在民間企業也偶爾會出現「不做不錯」心態的員工,可是民間企業在營利掛帥的前提下,怎麼可能讓冗員有存在空間呢?所以就不會有鴕鳥心態的員工。可是公家機關就不一樣了,在政府的保護之下,只要不犯滔天大錯,一定可以平安退休、退伍的。所以上面的人忙著講空話,下面的人則為了那些空話瞎忙著,整個行政體系就空轉了。本文特地轉載某報民意論壇的一篇文章,從政府官員本身的觀點來討論「不做不錯」的問題: 


------------------------------------------------------------------------------------- 


《公務員有笨蛋說》誰在製造笨蛋?  
 
不罰不做事 只罰做錯事  
 
【聯合報民意論壇╱顧燕翎/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前主任(新竹市)】 2009.12.27

監察院長王建煊說:公務員裡有一大堆笨蛋,只會講問題卻不能解決問題,就是笨蛋;有很多問題能解決就是幹才,不能解決問題就下台。  


 
以目前公務員考選之嚴格,應當是人才多於笨蛋,但以結果論,為什麼有那麼多令人沮喪的問題無法解決,而且越滾越多?  
 


難道是人才進入公務體系之後變成笨蛋了嗎?或者說人才必須扮成笨蛋的樣子,為了存活。但扮演久了,也不知不覺變成笨蛋了?  
 


以我的公務經驗,監察院是其中之一。當我滿懷熱情初入公務體系時,就有資深幹練的公務員提醒:監察院可是不罰不做事,只罰做錯事,以致養成大家不做不錯、小做小錯、大做大錯的不敢做事的心理後來真的身歷其境,感慨萬千。  
 


當我擔任部門主管時,很注意開源節流,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歲入,於是拿一小部分來整修年久失修的學員宿舍。通常的作法是要換天花板或地板就整層樓都換,不管有壞沒壞。不幸同仁受了我的影響,精打細算,決定局部修繕,節省公帑,可用同樣的經費做較大面積的修理,卻遭到了監察院的糾舉。  


 
因為如果整層樓換新,很容易丈量面積,也容易核對,偏偏我們局部修理,卻因需要每一小片都丈量,很難非常精確,而不管金額大小,監察院都要求同樣的準確度。所以若更新一千坪可以容許十坪的誤差,一百坪就只容許一坪誤差,結果是同仁和監察院花了好幾個月反覆丈量和計算那總共一兩百坪的天花板和走廊修繕工程,公文更不知往返多少回,花在調查上的人事費用早已超過了工程費用,士氣打擊更不在話下。  


 
當時我就想,雙方的公務員都很認真,監察院的調查人員更是鐵面無私,一絲不苟,為什麼不去查些真正有弊端的大案子呢?是否監察院的績效和考核制度出了問題?


寄語王院長,請檢討監察院的查弊績效,積極防弊除弊而非僅紙上作業,同時也請在揭弊之外思考如何鼓勵、獎賞勇於任事、努力創新的人才,將公務體系變成人才養成所,而非不斷製造挫折的笨蛋孵育場


------------------------------------------------------------------------------------- 


一家公司想要經營良善,只要把「管人」和「管錢」這兩件事做好,就成功一大半了。重點是這兩件事想做好並不容易,特別是「一樣米養百樣人」,人心是最難測的,而且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派系,因此如何掌握員工的心思,如何建立最完善的賞善和罰惡制度,永遠是民間企業最重視的課題。至於公家機關的選才和考評,嗯,上一段內容已經寫得很清楚了,不用再浪費時間贅述。 


或許有人會問:「不做不錯」的生活哲學不是很好嗎?平穩的生活不是大家所期待的嗎?但我個人認為:「多做多錯」的研究和工作精神,才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愛迪生秉持著多做多錯的實驗精神,才發明了電燈。萊特兄弟秉持著多做多錯的實驗精神,才發明了飛機。勇於任事、做事積極的職員,才有機會讓英明的長官賞識。勇於負責、做事積極的政府官員,才有機會讓大多數民眾認同。沒有一個人是從不犯錯的,所以就請大家勇於嘗試,多做多錯吧!只要懂得從錯誤中學習就可以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c0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